請輸入產品關鍵字:
民間借貸次生災害折煞閥門制造業
點擊次數:445 發布時間:2011-9-24
關注民間借貸沖擊閥門產業---中秋節前后,溫州寶康不銹鋼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吳保忠突然不知所蹤。坊間傳言,吳保忠欠下巨額債務,無力償還,倉皇出逃。
“近期連續"跑路"的企業大部分在龍灣,而且這些企業基本上都不是實業不行,而是因為其參與的擔保公司出現問題而跑路,到下半年或明年春節前全國會出現大爆發,此地將成風暴眼。”在被有關部門要求噤聲的情況下,溫州中小企業協會會長周德文依舊直言:“上市公司放高利貸,國有企業也在放高利貸,老百姓也在放貸,政府官員也在放貸,銀行自己也在放高利貸,社會很浮躁,這個很可怕。”
*警示人人貸風險
連環套案再發
9月14日下午,記者來到位于龍灣區海濱街道藍田標準廠房東區2號的溫州寶康不銹鋼制品有限公司,公司大門緊閉。在寶康工廠邊上,隔壁廠房的一名工人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吳保忠是在9月12日前跑的,過了中秋,員工都回來上班,一些債權人上門搬運東西,員工被強制解散。
記者在該公司的上看到,該公司擁有固定資產1億元,流動資金6000多萬元,年產不銹鋼無縫管10萬噸以上。
而據知情人士透露,出事前,吳保忠比較高調,開著一輛勞斯萊斯到處露面。吳的一位朋友說,吳保忠做生意很厲害,這幾年除做實業外還搞了擔保公司,聽說替別人做擔保一個多億,結果人資金鏈斷了。
他跑了,跟他一起租用永中新石浦大樓同一個辦公室的溫州俊企不銹鋼有限公司也被連累,“那些人來鬧,第二天就把東西都搬完了,還撬開我們辦公室想搬東西。”該公司的一位女職工對記者表示,聽吳保忠的親戚說,吳欠銀行貸款2億多,民間借貸8000萬,承兌匯票5000萬沒有歸還。
頻發的“跑路”事件
類似吳保忠的事情,實際上已經接二連三地在溫州中小企業中曝出,現在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勢。
7月底,坊間傳言龍灣區巨邦鞋業有限公司老板王某失蹤。這家主攻外貿女鞋的企業,這幾年生意一直不錯,幾乎是一夜間就變天了。記者在龍灣區鞋業行業協會的《內部通報》上了解到,王某系因涉足一家擔保公司而受牽累。
9月9日下午,在龍灣頗有名氣的某家電老板鄭珠菊,“落跑”半個月之后,在溫州經濟開發區濱海園區被警方抓獲。有媒體援引鄭珠菊其子講述報道稱,鄭珠菊共欠債權人現金借款、銀行承兌匯票等高達2.8億元,其中現金1.8億元,銀行承兌匯票1億元左右。
記者梳理了一下,從今年7月下旬至8月,寶康不銹鋼制品有限公司所在地的海濱街道已有4家企業老板出逃,涉及皮革、機械等行業。人們漸漸發現,諸多“跑路”背后,更多牽涉了“擔保”字眼。
溫州市信用擔保行業協會的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龍灣區隸屬溫州,經濟較為發達,主要產業為皮革、閥門、鋼材為主,這個地方擔保公司至少有20-30家,牽涉到的資金有1000多個億,。
溫州借貸面臨崩盤?
9月14日,溫州市新城大道發展大廈21層的浙江攀遠律師事務所,有出資人上門請求法律援助,對方稱借款的法定代表人被人綁架了,擔心收不回出借的2000萬,要求律師介入向*提起財產保全。該律師事務所主任顏貽潘建議他們先報案。
“現在的問題不是集中大爆發,不是幾個人跑的問題,主要還是心理預期,出現擠兌現象,錢放在別人那里都要拿回來。”顏貽潘說,民間放貸有兩個,一是錢放心地放在別人手里去放貸,風險不把控;二是聽到什么風聲,就開始擠兌。
顏貽潘稱,從去年10月份開始,每天都會有企業主為了放貸的事情上門尋求法律援助,有時一天好幾起,資金超過2個億的不下10個人。
而關于溫州現在出現逃跑的事情,身份甚至已經擴散,坊間傳聞身份原是某局干部的王某涉及15個億的民間借貸資金,牽涉公務員、企業家、社會人。
“龍灣區企業家24小時不敢關手機,坐飛機前都要預先告知客戶,給龍灣企業放貸的銀行天天盯著企業,市里的有些銀行一個星期去三趟。”周德文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稱,中小企業利潤率低于貸款利率,企業的實際借貸成本已經達到100%或者更高,而利潤率不過3%~5%。
“20%的利潤維持工廠,按我們統計核算,每年多發340萬工資,2011年1-8月產值跟往年同期比遞增3000多萬,原材料年遞增16%-17%,繳稅700萬-800萬,占產值5%左右,產值1個億左右,在機械生產企業算中上水平,接下來,技術改進,銀行不給融資,我們就這樣被拖死。”之前為三旗集團擔保受牽連至今未果的基安機械董事長陳紀恩表示,現在搞民間資金生意的人,一般都是三股勢力:政府、黑社會勢力、銀行,必須具備這三個要素,否則放出去的很難收回來。
在周德文看來,溫州70%以上家庭都有從事民間借貸活動,一旦出現擠兌潮,牽一發動全身,將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對此,顏貽潘呼吁民間借貸應將法律服務前置,不要在問題出來后才想起找律師,而在宏觀層面上,金融體制需要改革,逐漸放開這一壟斷市場。--溫州博嘉蒂閥門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