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機床:現代制造理念促轉型
2012年05月18日 13:51 來源:中國制造業信息化 >>
進入該公司展臺
大連,作為一個以裝備制造、石化、造船、電子信息四大產業為主的產業集群,已經成為東北地區經濟總量zui大、發展活力和潛力的型城市之一,成功實現了老工業基地的轉型。而成功的轉型,則不得不提到大連機床集團。
大連機床集團信息中心主任伊繼濱認為,若要解決國內機床企業大而不強的局面,勢必要加快“走出去步伐”,而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提升產品創新和*制造的能力,是中國機床行業的一劑良方。
綠色制造技術促轉型
當前,我國機床行業正面臨產品結構性調整,市場需求逐漸轉向產品、重型產品和高精度產品,對產品和管理創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連機床在近十年的發展過程中,通過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探索與實踐,在實施化戰略、自主研發數控機床、開拓國內外兩個市場、實現快速跨越式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伊繼濱認為,綠色制造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將成為機床行業未來發展方向,也將是產品進入市場的基礎。提供低能耗環保產品、提供資源綜合利用設備,環境保護末端治理及回收再利用設備將成為未來的趨勢。
增值環節轉移
此外,機床產業乃至整個裝備制造業的轉型不僅僅是技術手段的轉型,也是產業理念的轉型。隨著市場需求的增長和產業整體實力的提升,企業的增值環節在變遷。伊繼濱就傳統制造理念和現代制造的理念做出了對比:
傳統制造的觀念為:產品=原材料+制造過程,制造業的增值環節在加工裝配過程。
現代制造的觀念為:創新產品=知識+原材料+制造過程+服務,增值環節在產品設計和軟件開發、市場。
為此,伊繼濱表示,結合大連機床集團的實踐,企業的信息系統建設應滿足以下需求和目的。
企業整合:實現企業的研發、銷售、生產、物流、資金流、成本控制流的整合,完善售后服務服務體系。
提高生產效率:平衡生產環節的產能,采購平衡點,提升銷售訂單的交付率;通過精益生產管理,對標準化產品實現量產,縮短總裝周期,發揮現有資源的產能。
降低運營成本:通過信息化手段,降低在制品和原料的庫存資金;有效地監控總裝線的齊套率,避免由于生產計劃執行的混亂,導致運營成本的增加。
降低采購成本:通過集中采購,降低采購單位成本,避免造成超儲和短貨情況發生。
多模式制造管理:實現從批量的生產線管理,到單件小批量生產,實現ETO、ATO、MTO多模式的生產方式。
滿足上市公司內控需要:規范化的業務流程、準確的數據管理和報表呈現、突發事件的預警管理。
并購與合作增強管控需求
伊繼濱認為,目前機床行業的原材料價格和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導致企業并購和行業整合增多,集團企業管控、多工廠協作成為重點。從“十五”開始,大連機床集團瞄準機床行業具有技術的著名企業并購、合資、合作,進行聯合承接、聯合設計、聯合制造,來消化和掌握*技術,占領技術制高點,帶動和促進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提高,迅速縮小與*水平的差距,并且牢牢掌握企業的控制權。
從2002年開始,大連機床先后全資并購了的美國英格索爾生產制造公司和美國英格索爾曲軸公司,控股了德國茲默曼有限公司(世界zui的大型龍門五面體加工中心企業之一)的70%股權。與美國、德國、日本、韓國、瑞士等世界*的數控機床和功能部件生產企業,成立了多家控股合資公司?;\營體系,使大連機床集團的資本、產品和員工走出,實現了跨國經營、跨國發展。
(來源:中國制造業信息化 )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泵閥商務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泵閥商務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泵閥商務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