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近期訂單豐富使海鹽緊固件出口“量升價漲”,但有關人士表示,剔除生產成本攀升因素后,海鹽緊固件產品檔次提升效應并不明顯,企業生產長期處于“散、小、低”狀態,繁榮背后凸顯產業成長煩惱。”
出口“回暖”的全市緊固件業面臨產業提升難題。據嘉興海關統計,今年1至9月,全市緊固件出口總值達7.28億元,同比增長50.7%。其中,從乍浦口岸出口的海鹽緊固件類商品就達4.44萬噸,價值5746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了10%和64%。雖然近期訂單豐富使海鹽緊固件出口“量升價漲”,但有關人士表示,剔除生產成本攀升因素后,海鹽緊固件產品檔次提升效應并不明顯,企業生產長期處于“散、小、低”狀態,繁榮背后凸顯產業成長煩惱。
“大規模投入資金進行技術創新對我們來說還很困難。”小陳在海鹽經營著自己的小型緊固件企業,每年出口300萬元至400萬元的非標準緊固件,他告訴記者,由于規模有限,和其他中小型緊固件企業一樣,他們一直通過貿易公司接單生產,賺取有限的加工費,根本無力大量投入資金進行新產品研發。
據了解,目前海鹽緊固件產業注冊企業已超過1200家,其中生產企業超過800家。類似小陳企業這樣規模較小、以個體為單位尋找訂單的企業不在少數。由于沒有實力經營品牌、提高管理、開辟內銷途徑,這些企業普遍技術含量低,利潤空間有限,難以抵御市場風險。
據統計,今年1至9月,經乍浦口岸出口的海鹽緊固件平均單價達到1.29美元/公斤,同比增長近50%。“目前的出口產品基本都是螺絲、螺母等技術含量低、替代性強的產品。”嘉興海關有關人士指出,剔除鋼材類價格上漲近30%以及勞動用工、環保等其他生產成本的不斷攀升因素,海鹽緊固件產品檔次提升的效應并不明顯;如果不盡快提高技術含量和降低成本,海鹽緊固件的出口地位將會被生產成本更低的國家取代。
據了解,由于寶鋼等國內主要鋼廠下調價格,穩定多時的鋼價近期又有所回落,部分中小緊固件企業表示,去年為倒追鋼材價格上漲提高的出口價格,面臨再次被外商壓價的危險。“堅持目前的價格接單會有難度,內銷又沒有市場和銷售渠道。”許多中小緊固件企業面臨兩難選擇。
“必須盡快改變緊固件出口企業‘散、小、低’的狀況。”嘉興海關有關人士認為,雖然海鹽緊固件出口有了長足的進步,但還存在企業規模偏小、產品技術含量低、出口地域集中易引起貿易摩擦等發展隱患。只有積極開發汽車高強度緊固件等高附加值產品,才能提升嘉興緊固件的市場競爭力。鑒于我市多數緊固件企業實力有限,小企業可采取與大型企業合作或整合實現借力發展;有關部門也應進一步限制低層次緊固件的出口,引導企業通過提高技術和服務增強綜合競爭力。